戏曲作品

作品数:795被引量:48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小菊邓丹安葵李志远王永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止息兵戈 澶渊结盟——京剧《萧燕燕》观后
《中国京剧》2025年第2期75-77,共3页王嘉 
2024年12月11日,新编京剧《萧燕燕》在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揭开神秘的面纱。该剧由山西省京剧院创排,贾璐编剧,张智、崔向英导演,山西省京剧院梅派青衣单娜主演,系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萧燕燕即萧太后萧绰,燕燕是萧...
关键词:新编京剧 国家艺术基金 萧燕燕 演艺中心 戏曲作品 舞台剧 萧绰 萧太后 
老骥伏枥豪气壮 呕心沥血谱新章 记京昆作曲家王大元先生
《中国戏剧》2025年第2期32-34,共3页郭宗民 
对一部能够被广大观众接受并传承下来的优秀戏曲作品来说,除了要有好的剧本和演员以外,拥有一位文化素养深厚的作曲家和唱腔设计不可忽视。近日,我在一位河北梆子名家的引荐下拜访了北方昆曲剧院的作曲家王大元先生。王大元先生虽已进...
关键词:北方昆曲剧院 京昆 唱腔设计 河北梆子 戏曲作品 文化素养 不可忽视 作曲家 
河南文学戏曲作品中的科举法律文化(下)
《公民与法(法学版)》2024年第12期44-46,共3页
由河南省法学会组织专家学者精心编撰的《河南法律史》是一部具有国家意义的区域法律通史,也是河南第一部法律通史。“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在现实中是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途径,在文学戏曲中是演绎人情百态的故事主线。河南作为...
关键词:戏曲作品 河南文学 人生命运 科举 故事主线 通史 浓墨重彩 法律 
融媒体背景下《牡丹亭》传播研究
《文艺争鸣》2024年第11期167-170,共4页王文思 王雪 
一、传统舞台的表演传播融媒体时代下,《牡丹亭》传播产生了新的模式和创意空间,实现了多种媒介形式的传播和再创作。通过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牡丹亭》的文本在传播中得到不断的改编。现代化的舞台演绎方式,赋予了戏曲作...
关键词:《牡丹亭》 戏曲剧本 改编本 戏曲作品 新媒体平台 网络直播 舞台表演 创意空间 
河南文学戏曲作品中的科举法律文化(上)
《公民与法(综合版)》2024年第11期46-48,共3页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在现实中是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途径,在文学戏曲中是演绎人情百态的故事主线。河南作为科举重地,其文学戏曲作品以浓墨重彩讲述了各个时代的科举故事,同时也折射出现实社会科举实践中的法律精神。
关键词:戏曲作品 河南文学 人生命运 科举 故事主线 浓墨重彩 法律 
河南文学戏曲作品中的清官法律文化
《公民与法(综合版)》2024年第10期44-47,共4页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清官法律文化是河南文学戏曲法律文化中最流光溢彩的部分,包公、张鼎、唐成、徐九经……一个个清官形象跃然纸上,为我们揭示了传统社会普通民众的法律心理与法律观念。清官信仰与青天...
关键词:河南文学 戏曲作品 循吏列传 清官 文化 清正廉洁 徐九经 
论婢女角色在戏曲作品中的功用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17期18-21,共4页田静文 
戏曲作品中的婢女角色具有独特的特色。本文将深入探讨戏曲作品中婢女角色的结构和艺术价值,揭示对这一角色深入研究的重要性,研究婢女角色对于理解古代文学中的女性视角、了解古代社会文化风貌,以及推动当代性别平等观念的发展具有重...
关键词:女性视角 戏曲作品 古代文学 婢女 社会文化风貌 角色 性别平等观念 
浅谈二胡在京剧现代戏《雷雨》中的运用
《音乐天地》2024年第9期41-45,共5页黄润青 
曹禺的经典话剧《雷雨》,被誉为中国话剧的巅峰之作,曾被几代艺术家动情演绎,影响了一代又-代的观众。陕西省京剧院2005年首次将新编京剧现代戏《雷雨》搬上舞台,近二十年多次复排演出,依旧反响强烈。京剧《雷雨》作为一部具有现代意识...
关键词:传统戏曲元素 《雷雨》 中国传统文化 戏曲作品 音乐创作 民族乐器 民族风情 现代意识 
从“烈女”走向“现代女性”:湘剧《夫人如见》中的三重凝视
《中国戏剧》2024年第8期6-8,共3页魏睿 
自古以来,塑造深明大义有家国担当的“烈女”是戏曲作品热衷于表现的对象,从史书中记载的聂嫈哭弟、缇萦救父,到传说的花木兰、杨门女将,有慷慨赴义之烈女,有继承男性壮志、终身不嫁之烈女,皆被创作为诸多戏曲剧目。清末的“戊戌六君子...
关键词:杨门女将 戏曲剧目 维新变法 戏曲作品 六君子 现代女性 慷慨赴义 谭嗣同 
经典戏曲作品中的家风家训传承研究——以戏曲选集《六十种曲》为例
《戏剧之家》2024年第22期27-29,共3页王卓 
《六十种曲》是明代出版家毛晋编选的一部戏曲选集,收录了元明两代著名的戏曲作品。本文通过对《六十种曲》中的戏曲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对相关的评论和研究文献进行研究,对戏曲作品中的剧情、角色、对话等进行提炼分析,并提取其中与家风...
关键词:《六十种曲》 选目特征 家风家训 内在价值 当代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