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记

作品数:328被引量:11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谢明子谢辉农为平沈庆利冷嘉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南行记》与问活佛故事的精神联系
《黑河学院学报》2024年第12期158-161,共4页高晓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研究”(17XMZ020)。
《南行记》是中国现代作家艾芜的成名作,作品以作者亲身经历为素材,以“劳工神圣”这一时代口号为精神支点,塑造了滇缅边民群像,抒写了特殊的社会文化。追本溯源,《南行记》与众不同的叙述视角离不开艾芜童年记忆中祖母所讲故事“魏小...
关键词:《南行记》 问活佛故事 精神图景 
“以耳记录”——艾芜《南行记》的听觉实践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罗文斌 李连杰 
云南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以耳记录’——艾芜《南行记》的听觉实践”(2020111)。
声音景观是文学作品的重要构成部分。艾芜小说《南行记》中,大量的声音描写,不仅有“以耳代目”之用,而且参与小说肌体塑形,为文本的产生与理解提供多维度路径。在梳理文本声音的基础上,从声音参与小说建构、听觉的介入机制、叙述模式...
关键词:《南行记》 声音景观 听觉实践 
《南行记》第一人称叙事分析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3年第20期70-72,共3页何亚莉 
《南行记》是中国现当代作家艾芜的重要代表作,为艾芜赢得了“流浪文豪”的美誉,小说从“我”的角度出发,叙述了一群被社会抛弃,挣扎着在底层求生存的边缘人士的一系列故事。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内聚焦的视角,“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
关键词:《南行记》 艾芜 第一人称 
南行记
《诗选刊》2023年第12期54-54,共1页弓车 
《南行记》:艾芜的旅途见闻与流浪叙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流浪书写”之一
《博览群书》2023年第12期4-9,共6页程小强 
自古以来,滇缅一带就是异域、传奇与各种奇诡想象的发生场,连绵高山云雾缭绕造就了大规模无人区。林木高密、风景奇媚、瘴气凌厉烘托下的迷幻风景,多个少数民族传奇式的图腾与禁忌,还有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云南、缅甸在政治、军事上的复...
关键词:艾芜 流浪叙事 中国现代文学 《南行记》 云雾缭绕 中原王朝 无人区 
论唐朝外交活动中的云南行记
《文山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7,共7页王皓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宋代使行文献研究”(19FZWB079)。
唐朝出使云南行记产生于外交活动中,是一组能深入反映唐代云南社会实况的文献。它们为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求和社会大众的知识追求而被撰写,具有明确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其内容主要由记录行程和采录见闻两大要素构成,以求全面而真实...
关键词:唐朝 云南行记 内容结构 撰写因素 流传 
海南行记
《作家》2023年第6期29-37,共9页冯晏 
夜宿什寒村听雨。不仅听各种鸟鸣。一场雨落在什寒村黎族、苗族居住地,万物改变了雨的节奏。当我们结束了什寒村为我们准备的民俗长桌宴,向居住地高脚庄民宿步行时,雨越下越大,一些落叶散碎,脚下石块拼接的小路仿佛在提醒夜行者,放慢一...
关键词:南行记 听雨 居住地 慢下来 
《南行记》
《编辑之友》2023年第3期I0007-I0007,共1页韩方林 
生命应“不住地向前流着”
《书屋》2023年第2期58-59,共2页蔡东 
1981年11月,《艾芜文集》第一卷由四川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此卷收入小说共计四十三篇,是《南行记》和《南行记续篇》的合集,其中新收入《左手行礼的兵士》《七指人》《红艳艳的罂粟花》《老段》《印度洋风土画》《玛露》等六篇。并且,...
关键词:《南行记》 艾芜 四川人民出版社 时间顺序 《南行记续篇》 李治华 流动性 整体性 
艾芜创作与理论的双向度贡献——《南行记》《文学手册》文学价值考察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22年第6期191-196,共6页林日暖 
1935年,艾芜的《南行记》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这是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一集中的一本,同一集中还有鲁迅的《故事新编》、曹禺的《雷雨》、卞之琳的《鱼目集》等作品。艾芜“以特异的边地人民传奇生活为题材,开拓了现代文学...
关键词:《故事新编》 文学丛刊 文学手册 《南行记》 艾芜 卞之琳 反映现实 《雷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