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其所是地接近真相:在场主义散文三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小林[1,2,3] 程天悦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3]全国文化与传播符号学会

出  处:《东吴学术》2017年第1期24-29,共6页Soochow Academic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项目号:13&ZD123)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场主义散文运动,超出了散文和散文史的范围,已然成为一个文化先锋事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社群"和"公共空间",改变着中国的文化格局,具有文化史和思想史意义。在场主义散文的"散文性"和"在场精神",其实质是如其所是地接近事物的真相,悬置历史和前见,以在场的姿态介入当下,与传统的"文以载道"判若两途。这决定了在场是困难的,在场是与灵魂搏斗,在场是关于语言的斗争,在场是在破碎中见真相。这一切也意味着在场主义散文是有难度的写作,是对散文可能性的又一次挑战和探险。

关 键 词:在场主义散文 思想史意义 接近真相 困难的写作 

分 类 号:I05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