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主义散文

作品数:29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叶从容周红莉徐江李一媛苏勇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广州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教育》《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哈尔滨学院学报》《红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乡土书写的美学实践——评江子长篇散文《回乡记》被引量:1
《长江文艺评论》2022年第6期38-44,共7页苏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现代主义文论对于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及其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BZW017);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后现代主义文论对于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及其问题研究”(项目编号:ZGW20109)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散文在创作形态上日渐多元,而诸如文化散文、原生态散文、新感觉散文、在场主义散文等概念的轮番出场,本身意味深长地表征着文化领域对于当代中国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基本事实的雀跃回应。那么作为一种贴近日常、作...
关键词:文化散文 乡土书写 创作形态 写作伦理 美学实践 在场主义散文 炼金术 长篇散文 
那山那茶中的人文哲思--读刘醒龙的散文《一座山,一杯茶》
《红豆》2022年第9期12-16,共5页蔡家园 
刘醒龙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这早已成为评论界的共识。他还是一位高产且优秀的散文家,这一点恐怕被不少人忽略了。所以有人感慨,刘醒龙的小说光芒过于耀眼,遮蔽了其散文的光华。三十多年来,刘醒龙创作出版了《寂寞如同重金属》《人是一...
关键词:刘醒龙 丰子恺散文 自选集 哲思 一杯茶 长篇散文 在场主义散文 才子书 
“在场主义”散文探析——从兴盛到没落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38-42,共5页郑阿平 
"在场主义"散文曾经走红文坛,本文深入分析了在场散文在"推倒"与"重建"方面的贡献和问题,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在场"的含义,提出"在场"就是寻求创作自由的过程,即散文创作者的自由精神和对历史现实的积极介入姿态,凸显被各种权力话语遮蔽...
关键词:在场散文 散文性 介入性 自由 辨识性 
《旷代的忧伤》整本书阅读素养测评
《语文教学通讯》2020年第25期116-119,共4页魏荣葆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区域性高中语文教师素养测评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编号:J-b/2020/08)阶段性成果。
一、作品导读2010年11月8日,林贤治以《旷代的忧伤》这本散文集获得中国文学界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文集收录了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写的文章39篇。作者通过对中外思想者的精神素描,探幽发微,表达对当下社会文化的深度思考,对...
关键词:中国文学界 林贤治 思想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场主义散文 忧伤 深度思考 不拘一格 
心系家国的热血书写 周闻道《重装突围》的文本价值与艺术特征
《经营管理者》2020年第5期96-101,共6页蒋涌 
2020年3月13日,"国机重装"在阔别A股市场近5年后重新上市,为国机集团与中国二重联合重组大戏完成精彩一幕。同时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主动退市后重新上市的案例,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意义重大。回溯历史,"二重重装"曾于2010年2月在上交...
关键词:周伦佑 《重装突围》 在场主义散文 文本价值 
从故乡到异域:林贤治散文印象记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106-109,共4页桑农 
林贤治先生的写作,涉及多种文学体裁,包括诗歌、散文、传记、文学批评、思想随笔等等。各方面的成就,都十分突出。而近些年来,他的散文创作却受到特别的关注。十年前,获得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曾一度引起舆论的轰动;2019年,他的长篇...
关键词:思想随笔 林贤治 文学批评 文学体裁 散文创作 长篇散文 印象记 在场主义散文 
文类焦虑、文本策略和理论野心——“在场主义散文”刍议
《广州文艺》2019年第4期146-152,共7页伍明春 
'在场主义散文'是近年来中国文学界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在场主义散文'由周闻道、周伦佑等人于2008年3月正式发起,发起者称之为'中国当代第一个自觉的散文写作流派',并郑重其事地发布《散文:在场主义宣言》。该宣言明确提出以'在场性'...
关键词:周作人 现代汉语 在场主义 文本策略 
“非虚构”与在场主义散文叙述——以十九部在场主义散文奖著作为话语中心被引量:5
《东吴学术》2017年第4期13-25,共13页周红莉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文学生态中,"非虚构"不只是一种叙述策略,更是作为文学类型的集合、昭示着源于"现实元素"为背景的一种精神外化式存在。作为文学观念,在场主义强调介入现实、关照当下、抵达本真的"原现象",某种层面上,高度契合了"非虚构"的精神内...
关键词:非虚构 在场主义散文 在场 叙述 散文性 
如其所是地接近真相:在场主义散文三论
《东吴学术》2017年第1期24-29,共6页唐小林 程天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项目号:13&ZD123)阶段性成果
在场主义散文运动,超出了散文和散文史的范围,已然成为一个文化先锋事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社群"和"公共空间",改变着中国的文化格局,具有文化史和思想史意义。在场主义散文的"散文性"和"在场精神",其实质是如其所是地接近事物的真...
关键词:在场主义散文 思想史意义 接近真相 困难的写作 
第六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揭晓
《文学教育》2015年第11期157-157,共1页
备受关注的第六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经过严格规范的申报(推荐)、初评、复审、终审程序,于日前尘埃落定。本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大奖空缺,客观呈现了过去一年华语散文波澜不惊的平稳常态及该奖宁缺勿滥的严谨精神。获得本届提名奖的散文...
关键词:华语散文 主义 在场 终审程序 尘埃落定 严谨精神 邵燕祥 提名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