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红莉[1]
机构地区:[1]常熟理工学院
出 处:《东吴学术》2017年第4期13-25,共13页Soochow Academic
基 金:"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世纪文学生态中,"非虚构"不只是一种叙述策略,更是作为文学类型的集合、昭示着源于"现实元素"为背景的一种精神外化式存在。作为文学观念,在场主义强调介入现实、关照当下、抵达本真的"原现象",某种层面上,高度契合了"非虚构"的精神内核,成为新世纪写作者们对时代观察、精神守望、事件评述的典范式样本。集中考察十九部在场主义散文奖著作,思考在场主义散文"非虚构"叙述的道德准则、文本特质、在场精神、散文性等话语,是彰显"非虚构"文本现实价值的重要路径,也为深度透视经济主导、价值失衡、精神普遍萎顿的当下时代制造了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