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与在场主义散文叙述——以十九部在场主义散文奖著作为话语中心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红莉[1] 

机构地区:[1]常熟理工学院

出  处:《东吴学术》2017年第4期13-25,共13页Soochow Academic

基  金:"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世纪文学生态中,"非虚构"不只是一种叙述策略,更是作为文学类型的集合、昭示着源于"现实元素"为背景的一种精神外化式存在。作为文学观念,在场主义强调介入现实、关照当下、抵达本真的"原现象",某种层面上,高度契合了"非虚构"的精神内核,成为新世纪写作者们对时代观察、精神守望、事件评述的典范式样本。集中考察十九部在场主义散文奖著作,思考在场主义散文"非虚构"叙述的道德准则、文本特质、在场精神、散文性等话语,是彰显"非虚构"文本现实价值的重要路径,也为深度透视经济主导、价值失衡、精神普遍萎顿的当下时代制造了可能。

关 键 词:非虚构 在场主义散文 在场 叙述 散文性 

分 类 号:I106.6[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