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DS15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宫晓华[1] 李琦[2,3] 李传峰[2] 张莉[1] 唐井玉 刘光清[2] 王桂军[1] 

机构地区:[1]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2]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200241 [3]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中国家禽》2017年第4期52-55,共4页China Poultry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500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194;31502068);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201604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4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6JB01)

摘  要:试验对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Duck derived goose parvovirus,DDPV)DS15株在鸭胚上的增殖特性及对鸭胚的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鸭胚接种DDPV DS15株以后,96~120 h出现死亡,胚体全身出血,病毒滴度ELD50为10-5.5/0.2 m L。以鸭胚增殖的病毒攻击樱桃谷肉鸭,复制出典型的鸭"大舌病"临床症状,并从发病鸭脏器中分离到病毒。对DDPVDS15株VP2基因进行克隆并并将其因序列与国内外报道的部分鹅细小病毒(GPV)及番鸭细小病毒(MDPV)分离株的VP2基因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表明,DS15株VP2基因与GPV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2%~96.5%和93.4%~97.8%,而与MDPV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则较低,分别为80.1%~89.3%和87.8%~93.5%;在亲缘关系方面,DDPV DS15株与GPV较近,提示二者可能是由同一病毒进化而来。

关 键 词:鸭源 新型 鹅细小病毒 鸭胚 VP2基因 

分 类 号:S852.65[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