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孔维勤
机构地区:[1]台湾孔子学院,台湾台北10843
出 处:《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40-44,共5页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厦门筼筜书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第八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资助项目
摘 要:《更生论》短短四百余字,以天地无穷,万物无穷,指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之道,分合聚散往复。他以"神质论"指出天地万物变化之道。反佛教当时之流行,即魏晋时期盛行的"神不灭"论,提出正本清源的万物更生之道。佛教自《牟子理惑论》与慧远弘扬"神不灭论"以来,以身体之外的灵魂转世之说,确立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的理论依据。对于人死后入涅槃,佛教提岀的"灵魂不灭"观点,成为佛教世俗信仰中心,这种灵魂不灭的观点,其实违背佛教"缘起性空"思想,罗含《更生论》则确立了魏晋玄学。透过《易经》生生不息与庄子《齐物论》的万物一体,建构了天地万物无穷变化的生生之德。罗含打破佛教"神不灭论",否定神与形二分说法,以"神质论"确立万物聚散往复之道。万物变化与天地无穷相应,这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并驾齐驱,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对于佛教灵魂不朽的"往生论",《更生论》虽被收录佛教《弘明集》中,却非"神不灭论"的支持者,而是力挽狂澜,正本清源,对魏晋三玄《易经》的生生不息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与诠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