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不灭论

作品数:63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方立天张晶李静郭淑新王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江西社会科学》《池州学院学报》《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晋佛学心性论的转变:从神不灭论到佛性论
《传统文化研究》2024年第3期21-32,共12页赵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系佛教解经古文献编目整理和诠释研究”(22&ZD256)的阶段性成果
佛教在初传中国之时,便被视为黄老道术之一种。道家与道教养生术的“守神”“养神”等观念,深刻影响了人们对佛教实践的理解,而作为灵魂、精神的“神”观念也与佛教思想相融合,进入到早期汉译佛典之中。东晋时期,本土佛教学者又基于《...
关键词: 自然 佛性 心性论 《庄子》 
船山对阳明心学生死观的批判与重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26-32,共7页王可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王船山笃孝思想研究”(20YBA045)。
关于船山生死观的内涵与学术传承,学界已有相关研究,然而,作为典型理性主义者的船山,在唯物气论中注入宗教成分的原因仍有待探索。从历史事实来看,船山的这一举动与阳明后学的异端化分不开。明季,以王龙溪、李卓吾、罗近溪等为代表的阳...
关键词:船山 阳明后学 生死观 神不灭论 气循环论 
《明佛论》中“神不灭论”的价值追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00073-00073,75,共2页王亚楠 
本文以宗炳《明佛论》的主旨“神”为切入点,来剖析宗炳的思想。宗炳“神不灭”的提出,不仅仅是为了弘扬佛理,而是专注于解决社会问题,援佛入儒,为儒学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加注重人自身的精神境界。这种复杂性正是体现了魏晋南北朝...
关键词: 神不灭 精神 魏晋 
罗含《更生论》初探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40-44,共5页孔维勤 
厦门筼筜书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第八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资助项目
《更生论》短短四百余字,以天地无穷,万物无穷,指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之道,分合聚散往复。他以"神质论"指出天地万物变化之道。反佛教当时之流行,即魏晋时期盛行的"神不灭"论,提出正本清源的万物更生之道。佛教自《牟子理惑论》与慧远弘...
关键词:罗含 更生 神不灭论 神质论 《易经》 庄子 
宗炳与谢灵运:从佛学到山水美学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73-84,共12页张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意义”(10BZW019)
魏晋南北朝时期审美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绘画和诗歌领域,山水作为创作题材,成为主要的审美对象,山水审美成为主要审美意识。宗炳的《画山水序》是第一篇山水画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谢灵运是山水诗的代表人物,其山水诗作...
关键词:宗炳 谢灵运 慧远 “神不灭”论 山水有灵 山水审美 
木雕造像装藏的宗教信仰行为及心理被引量:2
《文物天地》2016年第5期25-29,共5页田国杰 聂晓雨 
洛阳民俗博物馆现馆藏有中国古代木雕造像1000余件,上起于明,中历于清,而止于民国时期,题材兼具佛教、道教。本文从馆藏木雕造像的装藏现象人手,结合与中国古代先民的祖先崇拜和宗教社会化现象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对中国古代先民的宗...
关键词:装藏 祖先崇拜 洛阳民俗博物馆 古代先民 仪轨 佛教学者 神不灭论 封建统治阶级 宗教仪式 父系氏族社会 
试析慧远的因果报应说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6年第10期55-57,共3页刘雅稚 
释慧远是我国东晋时继道安之后的著名佛学家,他长期住在江西庐山,其思想多宣扬佛教的出世主义,对江南佛教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慧远以其"内通佛理,外善群书"的远见卓识,力图将中印佛教文化加以融通,提出"法性实有"论和神不灭论,在此...
关键词:慧远 法性实有 神不灭论 因果报应说 
宗炳的神不灭论思想
《宜春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22-27,共6页张敬川 
宗炳是庐山慧远的俗家弟子,他继承并发展了慧远的神不灭论思想,作《神不灭论》一文阐释其观点及理论依据。宗炳结合当时佛教义学的核心内容,具体阐明了神、心、识、情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从神不灭推出了人必成佛的结论。他认为每个人都...
关键词:宗炳 《神不灭论》  心识 
“形神”不定:魏晋南北朝思想的一个面向被引量: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33-139,共7页刘梁剑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重大项目"汉语与中国思想的特质"(11JJD720012)
"形神"不定("神"不定,形神关系不定)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思想的一个重要面向。魏晋时期,神灭论者认为神是精气,形神之间是地位相等的两种实体间的合同共处关系;神不灭论者如慧远以神为灵魂,认为它是轮回业报之主体。南北朝时代,神不灭论者...
关键词:形神 神灭论 神不灭论 业报 体用 
慧远佛学思想略论
《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53-55,98,共4页欧阳镇 
论述慧远佛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即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论,这也是慧远佛学思想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部分。对于神不灭论,文中阐述慧远形灭而神不灭的看法、论证其形神是相离相异的观点、以及提出其神是万物本体的论点。对于因果报应论...
关键词:慧远 神不灭论 因果报应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