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莎[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
出 处:《文学评论》2017年第2期31-38,共8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本文聚焦本雅明的"Aura"观念和其《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所举中国古代画家之联系,从德意志观念论的直观问题钩沉"Aura"的美学肌理,揭橥本雅明的"Aura"会通于中国艺术观念"气韵"。首先,从本雅明20世纪20到30年代关于"Aura"的记录中,排除视觉光线、圣像光环的解读,对接上它的古希腊本义"气息";其次,从本雅明写于20世纪初有关色彩、绘画的美学笔记中,论证"Aura"产生于纯然容纳的艺术直观,正与中国画家聚精会神的观物方式相合;最后,从本雅明1937年阐释中国书画的笔记里,辨析"气韵"的英文译介,揭示其如闪的动态形象,试述"Aura"和"气韵"会通于"意"那活泼泼的灵域。余绪部分细读荷尔德林的颂诗《海岱山》一阙,追溯本雅明描述"Aura"时所举"远处群山"的意象原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