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

作品数:11288被引量:4903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周星郭必恒范迪安朱良志王一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艺术市场研究的社会学进路:范式、反思与展望
《浙江社会科学》2025年第3期57-70,157,共15页闻翔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编号:24NDWT001Z)的研究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艺术市场发展与变迁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22BSH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市场之一。本文对海内外社会学界关于中国艺术市场发展与变迁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将相关研究区分为“国家vs.市场”“西方vs.中国”“艺术vs.商业”“制度(组织)vs.行动者”四种主要范式。在对这四种范式进行...
关键词:中国艺术市场 社会学 研究范式 研究议题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动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艺术教育》2025年第3期4-9,共6页巴图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全面观察思考文化问题,科学洞察文化发展的规律,是中国艺术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思想遵循。艺术教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在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出差异化的历史特征,呈...
关键词:观察思考 驱动力量 实践逻辑 差异化 中国艺术教育 人类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 诞生与发展 
形式分析进入西方中国艺术研究的初代演绎与在场转换——以巴赫霍夫为中心的考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5年第1期126-132,共7页耿钧 
巴赫霍夫是西方艺术史上系统性地运用形式分析研究中国艺术的第一代学者。他坚持唯形式分析的方法论观,以形式分析建构中国艺术风格演变序列,将形式分析作为中国艺术品鉴定的不二法门。这种结合具有较高开创性价值,但也饱受争议。以形...
关键词:形式分析 域外中国艺术 巴赫霍夫 
海外中国艺术史的研究理路与创新——美国汉学家包华石教授访谈录
《国际汉学》2025年第1期131-138,共8页刘燕(采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美国的中国观及其历史成因研究”(项目编号:18BGJ045);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水平项目孵化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1110013983)的阶段性成果。
笔者于2018-2019年在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有幸结识包华石教授,并与之对谈;2024年5月我们又有机会在北京重逢,再次切磋。本访谈涉及包华石教授走向汉学,尤其是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路径、成果、研究特色,如强调艺术中的政治表达,...
关键词:中国艺术史 中国文化艺术 工业化时代 视觉现代性 跨文化对话 艺术史研究 欧洲中心论 社会公义 
刘海粟早年书法探微
《上海艺术评论》2025年第1期42-45,共4页白谦慎 
我从1995年开始在大学里教中国艺术史和中国书法史,至今已近三十年。无论是在美国的高校还是海归后的浙江大学,讲到20世纪时,总是绕不开刘海粟:讲他推进现代美术教育的贡献,讲他的油画和印象派的关系,讲他晚年十上黄山所作摄人心魄的泼...
关键词:刘海粟 中国艺术史 中国书法史 现代美术教育 泼彩 李叔同 摄人心魄 徐悲鸿 
创造与复制:中国艺术中摇摆的艺术性
《中国美术》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解泊菡 
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从艺术生产出发,揭示了中国艺术生产中的模件化体系。这一体系既有利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又易于推动创新。在“差异”“创造”与“审美”的过程中,其艺术性摇摆不定。近年来,人文学科研...
关键词:雷德侯 复制 模件化 艺术史 艺术性 
2025“今日中国”艺术周开幕式暨“金钟之星”中国民族音乐专场演出在意大利米兰取得圆满成功
《人民音乐》2025年第2期46-46,共1页
[本刊讯] 1月29日,正值中国传统新春佳节“春节”,2025“今日中国”艺术周开幕式暨“金钟之星”中国民族音乐专场演出在意大利米兰卡尔卡诺剧院隆重举行。专场演出由中国文联、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意中协会主办,中国音协、江苏省文联...
关键词:意大利米兰 分党组书记 金钟 基金会主席 驻会副主席 总领事馆 科斯塔 伦巴第 
“东西对流”双重视域下中国艺术的现代转化——以1930年代《艺风》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39-145,共7页谢纳 吴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255);上海交通大学“文科领军团队培育计划”研究项目(24WKLJ09)。
1930年代,以“艺风社”成员为代表的一批留学欧洲以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思想为最初诉求的中国艺术家,意外地从当时西方现代主义“反思现代性”的“东方转向”中获得灵感和启示,形成新的艺术主张。他们既根植于本土又稔熟于西方,既承继于传...
关键词:《艺风》 中国艺术现代转化 现代艺术 东方艺术 “东西对流” 新传统主义 
骨骼清奇之喻
《黄金时代》2025年第6期62-63,共2页黄友芹 
一口气读完了意公子著的《中国艺术史》,觉得作者写得实在太好,如不卒读便寝食难安。初翻序言,作者把中国艺术史比作“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刹那如电光石火,让人瞠目结舌,竟有如此大胆出格的比喻?婴儿期,脚步稚拙,凌乱零碎。孩子期,目光...
关键词:中国艺术史 熟悉的陌生人 婴儿期 宏观构架 比喻 出格 
传承与创新:新形势下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战略思维——2024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第二十届年会综述
《美育学刊》2025年第1期57-66,共10页张兰芳 赵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古代艺术批评理论中的风格范畴整理与研究”(23FYSB004)、天津市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视域下的艺术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守正创新。面临新时代、新语境、新形势,中国艺术理论研究亟须在承继艺术学学科体系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新战略、新思维、新方法来应对新问题、开拓新论域。由中国艺术学理...
关键词:新形势 传承与创新 中国艺术理论研究 战略思维 第二十届年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