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爱兵

作品数:38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动漫产业艺术学人中国艺术精神昆曲艺术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战线》《芒种》《云南艺术学院学报》《保定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艺术有情论的传统面向与现代转化
《中国文艺评论》2025年第4期83-99,I0003,共18页史爱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藉着丰富的艺术理论,其在时代更迭、社会与科技变革以及历代新思想、新生活方式的引领下,不断地自我调整,吐故纳新,形成行健不息的生命动图。本文以中国艺术有情论为观测点,在梳理与总结其传统面向及现代阐释路径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艺术有情论 传统面向 现代转化 艺术理论 
真情、创化、时间与直觉——朱谦之唯情哲学视域下“艺术情本论”要义探析
《艺术传播研究》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史爱兵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饶宗颐艺术思想研究”(编号:HB21YS056)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艺术理论的发展进程中,以情论艺者不乏其人,朱谦之属于20世纪初中国“艺术情本论”的倡导者。与一些学者对西方“艺术情感论”的介绍性传播不同,朱谦之吸收西方哲学与艺术中的情知、情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思、情识,以西启...
关键词:朱谦之 艺术情本论 真情 创化 时间 直觉 
执生态文明之笔书写绿色中国诗篇——我国生态环保纪录片的创新路径与表达新范式
《当代电视》2024年第10期78-82,共5页马小改 史爱兵 
我国生态环保纪录片在时间轴线上经历了多样的话语转向,由最初的普及性宣传片风格,演变到当下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性作品。这一转向标志着国内生态影像制作的成熟,也体现了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审美需求的多元。生态环保纪录片的创...
关键词:生态环保纪录片 创新路径 生态 人文 
太和之境——饶宗颐艺术心灵探微被引量:1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82-89,共8页史爱兵 曹福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以来中国学人与昆曲艺术的传承;发展研究"(14YJC760048);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理趣’释义下中国山水画写生教改探究"(2016GJJG360)
一代大儒饶宗颐不仅富于学而且精于艺。他着意于诗词歌赋,醉心于琴曲书画,常有独到之创作,多发醒人之言论。在其艺术观点的表达中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艺术诉求和艺术理想,艺术创作中亦蕴含着共同的艺术心灵。他认为"和"是中国艺术的核心思...
关键词:饶宗颐 艺术心灵 太和之境 
通识课程“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5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93-97,共5页史爱兵 田野 
2015年河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河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研究"(编号:69)
"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应对当前高校通识教育课堂上学生精神游离、通识教育理念旁落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改变学生传统的单一学习形式,通过体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促使他们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参与、体验课...
关键词:通识教育 课程 “参与-体验”教学模式 
中国艺术批评本土话语的回归与重构被引量:7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2期41-52,共12页史爱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艺术批评成果丰硕,形成了重品、厚意象,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特点。自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我们源于强国之梦师法他者。在不断地自我否定和盲目地求新声于异邦中,中国传统的艺术批评思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失语的...
关键词:艺术批评 失语 本土话语 重构 
河北省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4
《大舞台》2016年第11期81-85,共5页史爱兵 田野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项目<河北省地方戏传承与发展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BWY2014-YG019;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保定市地方戏曲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040
河北省是地方戏曲文化大省,近十多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下,人们对民族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思和认定,河北省地方戏曲发展呈现渐趋回归的态势。但是,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审美时尚化、多变化的今天,河北省地方戏曲要实现...
关键词:河北省地方戏曲 传承与发展 策略 
感通之德——唐君毅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新解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40-147,共8页史爱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以来中国学人与昆曲艺术的传承;发展研究"(14YJC760048)
在精微的哲学深思和人生体验中,唐君毅构建了心本体的哲学体系,实现了"道德自我"——"仁德"——"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的层层晋升,从高悬于天际的道德心灵,最终走向了永恒理性和现实人生的融合,在理与情的结合中强调了生命在物我感通基...
关键词:感通之德 唐君毅 中国艺术精神 心物交融 游艺精神 
感通之德与游艺精神——唐君毅对中国游艺精神的新解
《保定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82-88,共7页史爱兵 田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以来中国学人与昆曲艺术的传承;发展研究"(14YJC760048)部分成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游艺精神由来已久,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游艺精神强调的是游艺主体的心之游,唐君毅在继承先贤的基础上,从其心本体论出发,认为游艺精神是心物交融为核心的物我感通。他从感通之心、感通之物(艺术)以及心物交融三个方...
关键词:唐君毅 中国艺术 感通之德 游艺精神 心物交融 
新媒体环境下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1
《新闻战线》2015年第5X期64-65,共2页史爱兵 田野 陈维劲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县域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编号:HB14YS038;中共河北省委讲师团项目<河北省动漫产业创新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编号:201413
我国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要把我国建成现代文化强国,加大县域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正是大势所趋。实践证明,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服务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消解剩余劳动力、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低...
关键词:文化经济 发展模式研究 新媒体环境 剩余劳动力 区域经济增长 中国梦 县域人口 新媒体传播 农村经济 现代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