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依恋路径下的校园欺凌干预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佳[1] 马巧玲[1]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80

出  处:《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年第4期29-32,共4页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研究"(13BSH019);黑龙江省高校"长江后备"支持计划项目"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关爱机制研究"(2014CJHB007);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生活支持系统研究"(JJ1312130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校园欺凌作为一种攻击性逃离行为,与具有亲社会性质的社会依恋关系形成了鲜明的背离。同伴依恋是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校园中以成绩为标杆让欺凌者成为成绩标准视角下的"底层人物",要对校园欺凌进行良性干预,就要从理解这些"底层人物"的逻辑入手。通过共情能力的培养对欺凌行为进行干预,建议组建兴趣小组,提升共情能力;开展趣味活动,倡导雅闲同学关系;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增强情感支持,弱化情感卷入;鼓励心理情景剧创作,以开辟第二课堂的形式消除欺凌者的心理基础和组织基础,将欺凌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关 键 词:共情智慧 同伴依恋 校园欺凌 干预路径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