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茅海燕[1]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语言文化中心
出 处:《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基 金:江苏大学"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探索"(2014JSDXLXSJY04);江苏大学"高校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课堂评估研究"(2015JGYB014)项目研究成果
摘 要:在汉语国际教学中,汉语教师除了具备牢固的语言知识外,更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因素涉及很广泛。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与留学生交流中,也是建立在文化理解与包容姿态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的。跨文化交际者的最终目的是沟通成功。交际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话者的礼貌表达方式是否得体。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人们对礼貌内涵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会依据自身文化所决定的礼貌准则,来判断对方的言行是否得体,因此误解或交际失败的产生在所难免,交际的合作性就不复存在。汉语教师应增强文化差异的认知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断提高语用的应变能力,在教学中得体得当地进行交流,逐步提高汉语教学的效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