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邹振环[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历史系
出 处:《东方翻译》2017年第2期54-60,共7页East Journal of Translation
摘 要:随着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第一波浪潮之后,晚清以来再度掀起了第二波通过翻译传播西学的热潮,在这一创建新文化的事业中,中文《圣经》翻译是一座重要的桥梁。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在大陆"文革"时期失去了正常学术研究的环境下,同一时期的香港地区不仅成为中文《圣经》翻译的重心,也开始成为中文《圣经》翻译史研究的重镇。本文作者重点讨论了20世纪60年代至2000年间有关香港中文《圣经》翻译史研究的主要成果,指出围绕《圣经》中译史的研究,在20世纪下半期的香港形成了国内国外、教内教外、专门研究和学术普及之间的互动,构建了汉语基督教区域学术出版的聚集效应,并初步分析了中文《圣经》翻译史何以在香港形成研究高潮的原因。此为本文的下篇,主要讨论陈惠荣、赵维本,以及庄柔玉的《圣经》翻译史研究成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