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德性伦理的重新反思——论森舸澜《论语》阐释中的“无为”思想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亚迪[1]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北京100089

出  处:《江汉学术》2017年第3期106-111,共6页JIANGHAN ACADEMIC

摘  要:西方学者森舸澜在翻译《论语》时,充分考虑到了普通英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对照原文进行逐字翻译,并采用"厚重"的翻译方法,即在译文中为读者提供大量注释方便读者理解背景信息,语言表达尽量采取符合英语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使《论语》能够为更多的普通读者所理解。他认为"无为"是贯穿于先秦的主要思想,也是《论语》的核心思想。一方面,他在政治层面接受了传统儒学研究的"无为"思想——不费力而为却能轻而易举地达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森舸澜创造性地构建了自己的阐释体系,他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无为"与认知科学和德性伦理联系起来。他认为《论语》中这种"不费力行动"是将德行、规范等内化后产生的,因此是较少受理性认知控制的行为,这正是一种德性伦理的理想模式;并将之视为对抗西方伦理学界的义务论、功利主义的有利武器。

关 键 词:论语 森舸澜 无为思想 无为 德性伦理 

分 类 号:B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