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匡秋爽[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学校美育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4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88-93,共6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2JZD01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和艺术精品的代表,对其创作动因、艺术地位和社会影响的研究已比较丰富和深入,但既有研究多囿于音乐分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等视域中,如果从具有哲学理性意义的音乐美学视角来进行分析考察,我们会发现这部融合中西音乐之美的音乐经典既用西洋乐器成功传达了东方美学意境,又巧妙运用现代音乐创作手法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音韵和谐之美,同时以协奏曲之高雅艺术形式准确契合了不同时代和民族音乐审美的内在需求与美学理想,从而实现了音乐美学的最高境界: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自然融汇和审美价值超越时空的无限性与永恒性。
关 键 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音乐美学 艺术经典 审美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2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