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创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萧放[1,2,3,4,5]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2]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 [3]中国民俗学会 [4]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5]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

出  处:《中国民政》2017年第7期55-55,共1页China Civil Affairs

摘  要:清明是人们亲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时间,在中国传统节日系列中,因其强烈的自然人文合一的色彩而地位非凡。当今,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在传承清明所蕴蓄的伦理观念与自然意识的同时,也要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更新。(一)感念先人,进行生命伦理教育。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尤其重视家族、祖先。几千年来,我们民族并没有绝对意义的宗教信仰,更多时候是对祖先亡灵的崇拜、返本归宗的意识特别浓厚,在清明节祭扫祖先是对亡故先人特殊的缅怀方式。

关 键 词:节俗 生命伦理 中国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心理 家族祭祀 清明时节 感恩文化 水泥森林 家庭观念 同一家庭 

分 类 号:D669[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