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心理

作品数:171被引量:14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娜祝捷袁倩瑜郑春元郑淑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鄂伦春人传统文化心理特点及与现代适应性
《蒙古学研究(蒙文版)》2021年第4期35-39,123,共6页格根图雅 杨伊生 
Through hunting and gathering,Oroqen people have formed a unique labo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cultur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rality,aesthetics,religion and valu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itive and neg...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 现代适应性 鄂伦春人 
读刊
《福建教育》2020年第26期60-61,共2页
“懂事”以不抑制儿童的天性为前提。张婷婷、郑航在《教育科学研究》 2020年第5期上撰文指出,"懂事"作为常见的教育期待,是一种期望儿童"长大"的传统文化心理。"人生而自由却无不处于枷锁之中",我们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被太多的教育期待...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 适应程度 交往情境 教育期待 社会关系 《教育科学研究》 懂事 
从《侗族远祖歌》看侗族的萨天巴崇拜被引量:1
《怀化学院学报》2018年第8期5-7,共3页杨雅芳 
《侗族远祖歌》包括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两部分。在创世史诗部分,女神萨天巴依靠她奇异的生育能力独占神话世界的至尊地位;在英雄史诗部分,叙唱了一代代民族英雄抵抗外来之敌的英勇事迹,但萨天巴仍然主宰一切,是至高无上之神。由此可见,...
关键词:侗族远祖歌 萨天巴崇拜 侗族传统文化心理 
《平凡的世界》传统文化心理探析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4期33-33,50,共2页马志超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彰显黄土精神、凝结传统儒家人文关怀和道德伦理观念于一体的作品。与此相适应,小说的文化心理也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要建构,由此形成了《平凡的世界》浓浓的“黄土情”。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传统文化 黄土精神 黄土情 
行事当趁早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17年第11期22-23,共2页徐钰惜 
此题在理解上并不难,考生只须两种观点二选一即可:一是出名要趁早.二是出名不可太早。选择第一种角度的同学较少,因阐述时有一定难度。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了第二种,因为相关事例多,也容易展开分论点,同时符合我们中国人“厚积薄...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 厚积薄发 思辨能力 同学 分论点 中国人 考生 
收藏头颅
《当代工人》2017年第13期55-55,共1页索超 
本人并无嗜血之好,之所以购得这本《人类砍头小史》,只是想了解一下人类砍头那些个事。但好遗憾,书名和内容完全不符,全书重点写的是人类收藏头颅历史,是砍完之后的那些个事。我不知是原著本就如此,还是译著被人"做了手脚",反正在阅...
关键词:小史 拉尔 社交场合 赏进 克伦威尔 哪怕死 一本 奥利弗 泰伯 传统文化心理 
新乡土情境下的“差序格局”——评小说《马桥词典》
《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第3期120-127,共8页孙绍文 
韩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作为语言学及小说叙事研究的经典文本。众多学者围绕作品的“词典体”叙事结构以及小说中起索引作用的马桥词汇做出了诸多精彩的论述。但笔者认为,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韩少功在《...
关键词:《马桥词典》 乡土中国 “差序格局” 小说 情境 传统文化心理 经典文本 叙事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对明代写实山水画的影响
《艺术科技》2017年第11期244-244,共1页李盈 
中国山水画注重对物象神韵、精神的把握与展现,注重营造意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特点。在这期间,实景化山水也短暂存在过,遗憾的是并没有长久延续下去,这不但源于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 山水画 实景性 
要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创新
《中国民政》2017年第7期55-55,共1页萧放 
清明是人们亲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时间,在中国传统节日系列中,因其强烈的自然人文合一的色彩而地位非凡。当今,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在传承清明所蕴蓄的伦理观念与自然意识的同时,也要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更新。(一)感念先人...
关键词:节俗 生命伦理 中国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心理 家族祭祀 清明时节 感恩文化 水泥森林 家庭观念 同一家庭 
三亚“鹿回头”石雕形态及其文化符号特征探究被引量:1
《长江丛刊》2017年第6期45-45,共1页杨雅霓 
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习惯于将对生命的祈求和哲思借助于某种具体的形象来比喻和表达,臆想的背后蕴涵着地域文化最重要的符号记忆和解剖方式;传说是老百姓对自己民族文化原始起点的通俗而隐喻的认知和诉说,也是行为方式、生活态度、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 地域特征 石雕造型 文化符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