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自然主义德性观探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王韦[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出  处:《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3期147-152,共6页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基  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6EZX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12&ZD122)

摘  要:Tugend一词从词源学上来讲,有美德、德行和能力三重意思。尼采认为,苏格拉底将理性求知等同于德性,亚里士多德将自然德性(植物性的生长能力)排除于人的德性之外。基督教兴起以后,德性逐渐与能力脱离了关系。于是,理性概念成了评判一个人是否有德性的唯一标准;然而与此相反,德性首先应该与卓越的自然能力有关,它牵涉人的本能,而不是理性;自然能力源于健康良好的生长,能够健康良好地生长就是幸福,因此幸福是生命的前提,而不是目的,展现自我的德性和能力才是目的;生命只有摆脱道德重负,重新回归无辜和健康,才能够获得幸福,并进而实现自身的德性。

关 键 词:尼采 德性 幸福 自然德性 自然能力 

分 类 号:B82-09[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