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的重建与儒家知识分子的使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学敏[1] 史玲燕[1] 闫博荣 

机构地区:[1]河北金融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河北保定071051

出  处:《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82-86,共5页Journal of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基  金:河北省教育厅2017年人文社会科学人文-青年基金"返本开新--杜维明新儒学的内在张力与现代性价值研究"(SQ171198)

摘  要:"文化中国"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驱除"文化乡愁"的需要,它呼应了当今全球范围内的"寻根"意识的潮流。族群意识、性别、语言、祖国、阶级、宗教等塑造现代文明的各种不同根源的力量,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并没有削弱,反而日益增强。"文化中国"这一观念的提出,是为了延续和复兴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发掘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资源,然而,当前"文化中国"精神资源还是非常薄弱、文化传统萎缩,因此,有必要调动各种积极的资源对其进行重建,要使传统文化的真精神在中国复兴。

关 键 词:文化中国 精神资源 儒家知识分子 

分 类 号:B26[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