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向丽[1]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民族艺术》2017年第3期113-121,135,共10页National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发展趋势研究"(12CZW019)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族志作为获取田野知识的方法与作为文本书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事实。作为文本书写,民族志的目的不在于田野的再现,而是对于田野意义的探寻。正是承接着民族志的经验性研究与自我反思性,当代美学和艺术学正在恢复对于人类原初全部感性存在的重新观照。作为艺术人类学研究不可忽略的一种独特文本,民族志在显现艺术的多元存在结构及其意义等方面愈来愈彰显其重要性。在关于艺术的民族志书写范式研究中,书写的是怎样的"艺术"?如何描述与评价此种艺术?如何发掘艺术的审美意蕴及其价值?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逾越的。并且,正是在此过程中,艺术的编织性、杂糅性与流动性等特征及其意义才有可能如其所是地显现出来。藉此,艺术的民族志书写不仅仅是描述的问题,而是意义建构的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