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空间·现代性——福柯“异托邦”思想再解读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贺昌盛[1] 王涛[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出  处:《东岳论丛》2017年第7期137-144,共8页DongYue Tribune

摘  要:作为一个自创的概念,福柯所谓的"异托邦"特指区别于实存的物理空间及虚幻的"乌托邦"的某种主要由语言符号建构起来的"异在"的"空间"形式,这一概念对于矫正现有历史学研究的偏执及重新理解"现代性"的"空间"意味均有着深刻的原创性意义。从书写层面上讲,"异托邦"主要由"地方志"、"外来者"与"居在者"的三种想象性书写交织构建而成;"异托邦"以其"居在者"对于边缘性"异在"特质的认同及与作为"他者"的"中心"的关系作为确认"自我属性"的依据;"异托邦"之"多元并置"的"共在"形态比常规空间的秩序化形态更能够显示"现代性"对于"时间/历史"维度的抵抗。

关 键 词:福柯 “异托邦” 空间 现代性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