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教育理论解读高校挫折教育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晓明[1] 王燕妮[2] 

机构地区:[1]南京邮电大学贝尔英才学院 [2]南京邮电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  处:《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第13期67-69,共3页China Adult Education

基  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成就动机视角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2013/03/148)

摘  要:博尔诺夫的非连续理论深化了对高校挫折教育的必然性和挫折教育对象复杂性的认识。基于非连续教育理论,高校应做好挫折教育的顶层设计,重塑爱与信任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积极运用告诫、激发、批判和期望等教育措施,来提高挫折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 键 词:挫折教育 博尔诺夫 非连续教育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