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

作品数:17被引量:9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贝尔英才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同伴教育高校网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市场周刊》《中国成人教育》《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教育理论解读高校挫折教育被引量:3
《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第13期67-69,共3页张晓明 王燕妮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成就动机视角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2013/03/148)
博尔诺夫的非连续理论深化了对高校挫折教育的必然性和挫折教育对象复杂性的认识。基于非连续教育理论,高校应做好挫折教育的顶层设计,重塑爱与信任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积极运用告诫、激发、批判和期望等教育措施,来提高...
关键词:挫折教育 博尔诺夫 非连续教育 
主体间性观照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研究被引量:2
《学术探索》2017年第7期146-151,共6页张晓明 恽安平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D/2013/03/14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2SJBFDY040);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G01913JX90)
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主体间性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主体间性理论的观照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应遵循多极异质...
关键词: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教育 个性化 路径 原则 
高校荣誉学院开展同伴教育的探索被引量:8
《江苏高教》2016年第6期109-112,共4页张晓明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K-c/2015/08);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荣誉学院模式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G01913JX90)
荣誉学院是我国高校为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设立的非专业类学院。荣誉学院开展同伴教育有助于荣誉学生提高集体归属感、增强社会责任感、缓解心理压力,凸显荣誉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荣誉学院为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选拔的优...
关键词:荣誉学院 同伴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师因素分析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127-130,共4页王燕妮 张晓明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K-c/2015/08);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G01913JX90)
教师的教学、指导水平往往决定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调查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基础,实践性、前沿性欠缺;教学方法重互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研讨课欠缺。教师在科研指导中指导计划重长期目标,轻视短期目标;指导内容重...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教师 课堂教学 科研指导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生同伴教育探究被引量:3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4年第8期22-24,共3页张晓明 段惠方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辅导员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FDY040)的研究成果
大学生同伴教育是高校推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但是在主体问题上认识不清构成了其理论和实践的困境。主体间性作为当代西方哲学的主要理论成果,能够明确大学生同伴教育的主体,解释大学生同伴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并规定大学生同伴教...
关键词:主体间性 大学生同伴教育 主体 对话交往 
网络同伴教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被引量:6
《教育探索》2014年第1期124-126,共3页张晓明 段惠方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SJD710018)
网络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同伴教育者具有距离、时间、数量上的优势,但也存在理论知识不厚、政治意识不强、主动精神不足等劣势。高校开展网络同伴教育,应在管理机制确立的基础上,建设具有稳定性和灵...
关键词:网络同伴教育 意义 角色分析 策略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同伴导师团”建设的探讨被引量:3
《教育探索》2013年第10期114-115,共2页张晓明 
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SJD710018);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201105)
"同伴导师团"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生组织,能够有效地树立人格榜样、激发主体意识、贴近学生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依托。"同伴导师团"建设,一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隐性教育理念;二要优化组织体系,凸显团队整体力量;三要注重团...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同伴导师团” 意义 策略 
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路径探索被引量:6
《江苏高教》2013年第2期116-117,共2页张晓明 段惠方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基于家;校;生网络互动平台的视角"(2011SJD710018)
网络既能够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展示学生的现实个性,也能为高校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教育提供操作平台和便捷的途径。高校可从平台建设、队伍建设、方法探索等几个方面着手探求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路径。
关键词:高校 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路径 
同伴导师制——大学新生教育的有效形式被引量:17
《教育探索》2011年第4期66-67,共2页张晓明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SJD710023)
发挥同伴导师的主体性、指导性和示范性作用,开展新生教育并形成教育机制,既有其理论依据,又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在实施大学新生教育过程中推行同伴导师制应做好同伴导师的选拔工作、培训工作、组建团队工作以及考核工作。
关键词:同伴导师 大学生 新生教育 
网络家校互动平台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被引量:1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74-76,共3页张晓明 王燕妮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07SJD710023)
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网络家校互动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具有传统家校互动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开展网络家校互动时,应注意家校互动平台的设计和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家校互动 网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