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黑龙江高等交通专科学校
出 处:《呼兰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49-52,共4页Journal of Hulan Teachers College
摘 要:“真理性”和“科学性”属于最重要的和有原则性的哲学范畴.它们不仅在认识论中占有核心地位,而且对于客观真理性和科学性的看法往往从整体上表征出某一哲学概念,反映出这一概念的一般世界观倾向对进步的社会变革的态度.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在解释上述概念内容时必须力求达到最大精确性和确定性.这种精确性对于“真理性”范畴来说,由于它在“客观真理性”概念中的具体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众所周知,正是在人类认识的客观真理性问题方面,认识论上的乐观主义和不可知论哲学学说存在着原则上的界限和对立.“科学性”范畴也需要类似的具体化和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研究.当然,从回顾历史的观点来看,本质上讲“科学性”概念比“真理性”范畴更基本.但是在当代,在科学已成为现代文明不可分割部分的条件下,它具有无须任何东西再来填补的社会——文化作用,“科学性”概念也就获得了很高的哲学地位.在现在条件下实际上不可能唤起这样一种哲学思潮,其中(这种思潮中)即使在一般形式上也未表现出对科学的关注,这种思潮对科学性也不表明肯定或者否定的态度.对科学性本质和性质的研究,对表现科学性标志和标准的研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之一.
关 键 词:真理性 相互关系 价值论 方法论 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 科学知识 形式和内容 科学认识 认识主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