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事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北京100029 [2]首都医科大学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北京100069
出 处:《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年第6期721-724,共4页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No.2012ZX09303016、No.2017ZX09304017);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统筹资金资助(No.Z121100006112062);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药物肾细胞毒性高内涵分析方法的建立”(No.xsky2014107);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科研合作基金(No.15JL57)
摘 要:肾脏是药物毒性作用的重要靶器官,约20%的肾毒性由药物引起。临床上,早期肾损伤难于发现,采用传统肾功能检测方法发现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时,细胞损伤已超过70%~80%[1],肾脏往往已发生严重损害,甚至功能衰竭。近年来,屡有上市新药因毒性问题被撤市或限制使用。因此,尽可能早地发现药物的肾毒性,不仅能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还能大大降低药物开发风险。但是,目前对药物肾毒性尤其是慢性毒性的预测严重不足,药物肾毒性经常被漏估或低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