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路

作品数:1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药物肾毒性慢性毒性临床用药安全生物标志物肾脏结构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
视图:
排序:
药物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年第6期721-724,共4页杜海燕 戴路 谢海琴 林阳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No.2012ZX09303016、No.2017ZX09304017);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统筹资金资助(No.Z121100006112062);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药物肾细胞毒性高内涵分析方法的建立”(No.xsky2014107);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科研合作基金(No.15JL57)
肾脏是药物毒性作用的重要靶器官,约20%的肾毒性由药物引起。临床上,早期肾损伤难于发现,采用传统肾功能检测方法发现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时,细胞损伤已超过70%~80%[1],肾脏往往已发生严重损害,甚至功能衰竭。近年来,屡有上市新药因...
关键词:肾毒性 生物标志物 早期肾损伤 药物治疗 上市新药 肾脏结构 临床用药安全 慢性毒性 尿素氮水平 细胞损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