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美国纽约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系 [2]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510000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24-32,共9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施泰因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研究”(16YJA720006);广东省委宣传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WT431);中山大学“三大建设”专项资助
摘 要:舍勒后期关于形而上学和哲学人类学的遗稿引起舍勒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对其的褒扬与批判之声并起。对舍勒后期思想的批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其有力证据:人格性概念的阐明是伦理人格主义有效性和力度的保证;后期研究模糊了上帝的人格性,从而模糊了道德动机的基础;后期研究中阐发的形而上学,神学理论,以及微观世界的哲学人类学,都模糊了人的可能的统一,从而威胁到伦理人格主义;现象学研究好过舍勒在后期形而上学和哲学人类学中所瞄准的宗教人本主义。由此,舍勒后期的形而上学去除了一些确立他的伦理学的有效性所必需的哲学结构的关键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