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欣

作品数:14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现象学同感人格舍勒断言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学术研究》《现代哲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伦理的人格主义和人格的统一被引量:1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24-32,共9页欧根.凯利 郁欣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施泰因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研究”(16YJA720006);广东省委宣传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WT431);中山大学“三大建设”专项资助
舍勒后期关于形而上学和哲学人类学的遗稿引起舍勒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对其的褒扬与批判之声并起。对舍勒后期思想的批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其有力证据:人格性概念的阐明是伦理人格主义有效性和力度的保证;后期研究模糊了上...
关键词:舍勒 人格 伦理学 现象学 神学 
同感的双重面向--论施泰因同感现象学的基本旨趣被引量:1
《世界哲学》2017年第1期76-82,共7页郁欣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施泰因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研究”(项目编号:16YJA720006);广东省委宣传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项目编号:WT431)的阶段性成果;中山大学“三大建设”专项资助
探究自然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施泰因同感现象学研究的思想背景和基本出发点。跟随狄尔泰,施泰因明确区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并且竭力为精神科学找寻基础。而在追问精神科学的基础究竟何在这一问题上,施泰因受到现象学家胡塞尔和舍勒...
关键词:现象学 同感 自然 精神 精神科学 施泰因 
施泰因论自我的个体化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95-102,共8页郁欣 
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YZX01);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ZX047);"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09115)阶段性成果
现象学家们大都在"自我"这个主题上倾注过心力。在施泰因早期现象学中,有关"个体自我"的现象学构造或者"自我"的"个体化"问题构成其现象学的核心主题之一。"个体自我"的现象学构造的出发点是纯粹自我,但惟有通过"心理物理"之"身体","自...
关键词:自我 个体化 构造 现象学 施泰因 
胡塞尔与马克思的思想交汇——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的考察被引量:3
《现代哲学》2015年第4期30-36,共7页郁欣 
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YZX01);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X047);"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09115)的阶段性成果
现象学以探究意识本质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则以社会历史批判为己任;一方以先验唯心主义为哲学旨归,另一方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因此,情况似乎是: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对立。然而,问题的另一面却表明,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
关键词:胡塞尔 马克思 理论 实践 
论马克思的认识论与现象学被引量:4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20-25,共6页汤姆.洛克莫尔 郁欣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ZX047);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09115)
马克思思想中的认识论立场是一个有些神秘的话题,争议颇多。马克思的认识论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其要点至今还不清晰。因此它未被很好地理解,尽管这未能阻止一系列作者。如卢卡奇.对此做出常常引起争议的断言。不过,始终不明确的是,这...
关键词:马克思思想 认识论 现象学 神秘主义 卢卡奇 断言 
施泰因的同感现象学是先验的吗?
《世界哲学》2015年第3期14-20,160,共7页郁欣 
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立项编号:GD13YZX01);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CZX047);"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1409115)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对《观念Ⅰ》时期胡塞尔根本立场的不完全理解,施泰因的同感现象学的研究起点与研究目标之间存在着不协调。一方面,同感现象学研究的起点是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式的,这意味着对同感现象学的本质分析将集中于现象学还原以后的纯粹...
关键词:现象学 同感 观念论 实在论 先验的 施泰因 
施泰因论“个体”的现象学构造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129-137,160,共9页郁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ZX047);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YZX01);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1409115)
在施泰因早期的同感现象学中,有关"个体"的现象学构造构成其现象学的核心主题之一。所谓"个体"的现象学构造,意味着在现象学的意向性的相关性中对"个体一般"或"个体自我一般"的现象学意义的阐明。施泰因将个体一般或个体自我、它的躯体...
关键词:个体 构造 同感 自然 施泰因 
施泰因的人格现象学被引量:3
《学术研究》2015年第4期12-17,共6页郁欣 
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YZX01);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ZX047);"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09115)的阶段性成果
"人格"问题是现象学的重要课题。在胡塞尔、舍勒以及狄尔泰的共同影响下,在自然与精神或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相互关系的整体视域下,施泰因发展了一门人格现象学。人格就是一种在其行为进行中形成着独特的世界观,并且服从于"动机引发"的...
关键词: 泰因 现象学 人格 同感 精神科学 
在“时代”与“永恒”之间——与施泰因一道省思早期现象学的世界观意义
《人文杂志》2015年第4期1-7,共7页郁欣 
2013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施泰因的同感现象学"(GD13YZX01);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舍勒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研究"(12CZX047)
早期现象学家们围绕现象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展开了争论,胡塞尔将世界观与现象学相对立,并指出前者是相对主义的,与"时代"相关,后者则是绝对主义的,追求"永恒"。海德格尔支持并极端化了这一对立,舍勒则反对这种对立。施泰因发展了"世界...
关键词:现象学 世界观 严格科学 永恒哲学 施泰因 
我们如何通达他人的意识?——发生心理学的进路与现象学的进路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15年第2期77-83,128,共7页郁欣 
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编号GD13YZX01);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2CZX047)的阶段性成果
"他心知"问题在二十世纪初就已成为哲学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在当时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有关异己意识之把握的发生理论"。在这些发生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种,即模仿理论、类比推论理论和联想同感理论。但在现象学家们看来,这些发生理论...
关键词:他心知 同感 发生心理学 施泰因 现象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