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先飞[1]
出 处:《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7期44-59,71,共17页Luxun Research Monthl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期现代文学‘整体转型’现象研究"(17BZW0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11&ZD110)阶段性成果;河南省高校哲学社科创新团队项目"哲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2016-CXTD-03);河南省高校哲学社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哲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2015-JCZD-018)
摘 要:"人的文学"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独立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具有系统的文艺观念与完整的创作活动,为新文学发展夯实了基础。从世界文艺观念的发展历程审视,作为现代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人的文学"观明显归属于由晚期列夫·托尔斯泰所开创的人道主义文艺观念传统。作为"人的文学"首要理论家,现代人道主义者周作人在接受、修正、改造晚期列夫·托尔斯泰文艺观基础上,受到新世纪世界文学思想及实践启示,同时吸收西方人类学、神话学最新成果,率先创建了为现代人道主义社会改造服务的“人的文学”系统文艺观念形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