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海菱[1]
出 处:《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2期30-35,共6页Journal of Du fu Studies
摘 要:人们往往认为汉大赋乃为"润色宏业"而作,特点是歌功颂德、劝百讽一。事实上,不论是创作于西汉的还是东汉的,不论其作者是得志的还是失意的,汉大赋无不彰显着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讽谏"始终是其主旋律。唐代诗人杜甫继承了汉大赋的这一传统,同时亦将其创作手法如对比法、虚拟对话法、论析法等成功运用于其诗歌创作之中。可以说,杜诗内容的参政议政本质内核与语言的赋化倾向皆为汉大赋深刻影响之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