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素英[1,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2]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2017年第9期80-91,共12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与"疯狂"相伴。导致其"疯狂"的因素有多种说法。但问题是,"疯狂"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现象,其形成必定需要某些内在的深层作用机制。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深层机制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了伍尔夫一生的反复"疯狂"呢?综合考察所有相关因素,无外乎心理和社会两个方面。将这两个方面相结合,伍尔夫的"疯狂"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她前期的"疯狂"主要是童年的性屈辱经历导致的创伤压抑的复现的表征,一种弗洛伊德式"恐惑"(Uncanny);后期的"疯狂"主要是她所处的社会阈限状态所导致的克里斯蒂娃式的"卑贱"和拉康式的"不可能的存在之真"的表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