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7年第9期132-135,共4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在叔本华和尼采哲学的影响下,俄罗斯文学中开始出现存在主义文学思维。伟大的俄罗斯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晚年的创作中显露出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消极情绪,以及一些对存在主义核心问题的思考。《安娜·卡列宁娜》付梓于《伊万·伊里奇之死》之前,虽未像后者较明确地表现其存在主义情境,却在自由追求、意义丧失、死亡情境等多个方面表现出存在主义倾向。本文将从存在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安娜·卡列宁娜和列文的心理发展过程,探讨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倾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