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祺

作品数:13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身份霍兰德传记自传博士后流动站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传记研究》《中国比较文学》《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传记研究》重要数据统计与分析(1—20辑)
《现代传记研究》2024年第1期5-18,共14页袁祺 原梦雪 
作为国内第一个传记专业研究出版物的《现代传记研究》已满10周年,现就10年来出版的1—20辑总体情况、学术反响、研究对象、作者群体构成等各项重要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便读者对其成长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这也有...
关键词:《现代传记研究》 数据统计 研究对象 作者群 学术影响力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与审美认同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06-110,共5页王依婷 袁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孙悟空视觉形象与中国视觉经验的表达机制研究(16BZW022)。
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中的身份与认同问题日益突出。文化是形成群体认同的核心,以艺术和审美为基础的审美认同则是文化认同的一个维度。在当代社会,艺术和审美实践成为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全球化时代由文化同质化所引发的认同...
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身份 审美类型 审美认同 
拓展传记写作空间,培育传记人才——首期“文学传记写作工作坊”综述
《现代传记研究》2020年第1期265-268,共4页袁祺 
由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文学》社和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策划的首期"文学传记写作工作坊",于2019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工作坊安排了"历史性与文学性,科学性与可读性——自媒体时代...
关键词:文学传记 工作坊 传记创作 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 
日据时期台湾传记的文化透视
《现代传记研究》2017年第2期110-126,共17页袁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11&ZD138)阶段性成果
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和分析日据时期台湾传记的总体状况,是深入理解台湾传记发展史和文化史不可忽视的部分,也是挖掘台湾当代文化复杂性根源的一个重要窗口。受日本和西方作家现代传记写作的影响,日据时期的台湾传记开始了现代转型,出现了...
关键词:日据时期 台湾传记 现代转型 文化殖民 身份 
论《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存在主义倾向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7年第9期132-135,共4页邵文婷 袁祺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在叔本华和尼采哲学的影响下,俄罗斯文学中开始出现存在主义文学思维。伟大的俄罗斯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晚年的创作中显露出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消极情绪,以及一些对存在主义核心问题的思考。《安娜·...
关键词:《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 存在主义 意义丧失 死亡情境 
论田原天南的《袁世凯》
《现代传记研究》2016年第2期66-77,231,共13页袁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11&ZD138)阶段性成果
田原天南的《袁世凯》是日本人较早写作的一部关于袁世凯的长篇传记。此传深受西方传记影响,叙述了袁世凯从少壮时代到担任直隶总督时期的生平经历,尤其是重点叙述和分析了其'朝鲜公使时代''山东巡抚时代'和'直隶总督时代',指明这三个...
关键词:田原天南 《袁世凯》 政治家 解释 
传记的创新还是解构——评《俗世威尔——莎士比亚新传》被引量:2
《现代传记研究》2015年第1期193-200,231-232,共9页袁祺 
《俗世威尔——莎士比亚新传》体现了格林布拉特为莎士比亚写传的新思路。从表层看,他将写作的重心放在对传主的解释上,仿佛凸显的是西方现代传记的'解释'理念,事实上,他对'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的解释却大量建立在想象和推测的基...
关键词:格林布拉特 《俗世威尔——莎士比亚新传》 想象和推测 解构 
国外诺曼·霍兰德研究述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71-75,共5页袁祺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诺曼.霍兰德的新精神分析批评研究(11YJA752028)
国外学界对霍兰德批评理论的研究主要始自20世纪70年代,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970年代是霍兰德最为活跃的时期,学界对其关注最多,许多批评家从各自立场出发,对其理论褒贬不一。1980年代,随着读者理论的退潮,对霍兰德理论的探讨和争议变少...
关键词:霍兰德 精神分析批评 研究 述评 
倾听与对话——评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
《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第1期135-138,共4页袁祺 
回望国人是如何开始正视西方文化的,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尤其是亲历的见证,比之于道听途说,或仅凭书本下判断,显得更为可信。追溯起来,从明末耶稣会士人华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到过欧洲的华人基督徒、通事、旅游者和水手应...
关键词:文化观 第二次鸦片战争 晚清 西海 东海 对话 认证 西方文化 
大学语文与学生文化心灵塑造——大学语文价值取向三人谈被引量:5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3期64-67,共4页赵江荣 王大桥 袁祺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委员会"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09022)
大学语文存在着一条从"语文"到"文学"再到"人文"的演进线索,大致对应于大学语文工具化、审美化和伦理化三个发展阶段,演进的内在动力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针对"工具化阶段大学语文的价值及其问题"、"大学语文审美化追求的限度"、"大学...
关键词:扬州大学 语文 价值 博士后流动站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取向 心灵 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