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类型

作品数:62被引量:9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法王利民王洪岳赵德利刘承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世上本无工与写
《荣宝斋》2025年第1期226-227,共2页张明君 
篆刻界有“工稳印”“写意印”的分类,即把规范整饬、严谨工细一路印风归于“工稳印”,把不拘成法、率性放达一路印风归于“写意印”。事实上,印学界原本没有这两种审美类型的界定,其是由绘画的“工笔”“写意”之说借用而来。明代徐上...
关键词:徐上达 印风 审美类型 工细 精细入微 写意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情与感及在美学中体现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105-113,159,共10页张法 
中国古代思想,由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组成。在主体心理中,情与感既有内在关联,又有功能分工。情,重在主体心理;感,重在主体与世界的关联。中国美学之情,在性、心、欲、意、志、情的整体中运行。性、心、欲与意、志、情是整体的体用关系...
关键词:中国古代的情与感 中国美学 感与情的审美类型 中国型通感 
审美类型的中西印比较及其意义被引量:1
《求是学刊》2022年第3期153-160,共8页张法 
中西印的审美类型,在表达的总术语上不同:西方为范畴,中国用品流,印度名情味。在宇宙结构和具体分类上不同:西方的审美类型,在已知未知的二分世界中形成美、悲、喜的对立三分;中国的审美类型,在天人合一的宇宙中形成以美为主的壮美、优...
关键词:审美类型 宇宙模式 中西印类型 
丘墟作为审美类型的文学阐释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63-71,共9页席格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北朝审美观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FZXB013)。
丘墟,相较于废墟,在审美维度更契合于中国历史与文化本身。丘墟审美虽没有直接形成系统的理论建构,但通过梳理丘墟审美文学作品足以见出其生成、展开和书写的内在理路。作为美好事物被毁甚至消逝后的空间样态,丘墟因原生空间所承载的生...
关键词:丘墟 环境审美 气氛 审美事象 意象 
印度审美类型:基础、结构、特色被引量: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70-75,127,共7页张法 
印度审美类型由情、味、境构成。在与西方美学审美类型的美、悲、喜的比较中,印度审美类型的最大特点是呈现为以神为主而非以人为主的形象。神之美既可以以人出现,又可以以三头六臂的怪的形象出现。既可以以善相出现,还可以以恶相出现,...
关键词:印度审美类型 情-味-境 美-悲-喜 神的多种美相 
不同审美特征儿歌的诵说方法
《教育界》2021年第28期21-22,共2页袁文卓 
诵说儿歌的能力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不仅是因为儿歌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及常用的教育手段,同时也因其内蕴的审美性,影响着幼儿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形成。本文根据儿歌的四种常见审美类型,阐述其各自不同...
关键词:儿歌 诵说方法 审美类型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与审美认同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06-110,共5页王依婷 袁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孙悟空视觉形象与中国视觉经验的表达机制研究(16BZW022)。
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中的身份与认同问题日益突出。文化是形成群体认同的核心,以艺术和审美为基础的审美认同则是文化认同的一个维度。在当代社会,艺术和审美实践成为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全球化时代由文化同质化所引发的认同...
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身份 审美类型 审美认同 
公益广告的审美类型及传播美学特质被引量:1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03-108,124,共7页吴斌 付新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创作发展研究”(GD1953)。
公益广告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主流文化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公益广告贴近生活、贴近受众以及正面引领社会风尚。电视公益广告由画面、声音、文字等多元的美学要素组成。因此,为更好地实现它的传播...
关键词:公益广告 审美类型 传播美学 
作为艺术内容的审美类型被引量:2
《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6期25-42,共18页张法 
艺术类型与审美类型的区别是,艺术类型强调由艺术媒介特性而来的单感,而审美类型强调美的通感,是对艺术进行内容分类。在对审美分类上,西方在已知未知的二分世界观念中突出了与人敌对的悲,中国在全知世界观念中突出了天人合一的圆转之美...
关键词:审美类型 中、西、印理论的各自特色 现代统合的三种思路 
论全媒体体验的审美类型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4期156-161,共6页陈思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9ZD12);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CUC2019B058);中国传媒大学“双一流”建设科研人才支持项目(CUC18QB28)。
全媒体的实现强调媒介与人的紧密关联,"体验"则成为这种关联的重要呈现。全媒体体验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其既是人对于外界事物的直接反应,也是人与事物互动产生的身体和心灵状态。对全媒体的认识可以超越媒介功能,转变为人与全媒体共享时...
关键词:全媒体体验 身体体验 情感体验 生命体验 审美类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