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17年第9期104-111,共8页Philosophical Trends
摘 要:西方社会文化合理化进程使艺术从对宗教的依附中摆脱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艺术具有了自主性。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讨论审美问题提供了新范式,阐明了审美有效性要求与审美体验等问题;对审美主义与"理性的他者"进行了批判,并揭示了后现代主义的非理性倾向及其问题的根源所在。然而,哈贝马斯并没有进一步说明:审美有效性要求与其他有效性要求之间如何关联,以及艺术的批判性潜能如何实现。对哈贝马斯的美学思想进行批判性考察,有助于阐发一种既坚持现代性、又保持批判活力的审美理论。不过,哈贝马斯的审美有效性处于"价值标准的恰当性"与"主观真诚性"的张力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