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烁[1]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9期63-71,共9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参与刑讯人员民事侵权责任问题研究"(16CFX030)
摘 要:取保候审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是中国刑事诉讼程序中,与无罪推定原则、人权保障理念关系最为密切的"制度设计"之一。现行《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适用条件中"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理解与认定问题,是正确把握取保候审制度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取保候审适用率的重要因素。从立法层面来看,"社会危险性"标准的认定存在局限性。实证研究表明,"社会危险性"的司法认定是一个系统分析、综合考量的认证过程,有一定的逻辑法则可循。在现行取保候审制度的框架下,利用风险评估理论和统计学方法,构建"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机制具有可行性,能够实现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相对标准化与客观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