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烁

作品数:11被引量:13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羁押羁押性强制措施刑诉法取保候审法院建设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法学杂志》《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学习与探索》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法院信息化建设二十二年:实践、问题与展望被引量:20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16-25,共10页郭烁 
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基金资助(2019JBW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参与刑讯人员民事侵权责任问题研究"(16CFX030)
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当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法治建设、司法审判领域内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自1996年始,重点在于审判机制的信息化,其目的在于通过信息技术在审判工作中的有效适用,提升审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对司...
关键词:信息化 法院建设 网上法庭 电子签章 
层级性:认罪认罚制度的另一个侧面被引量:15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47-52,共6页郭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刑讯人员民事侵权责任问题研究"(16CFX030)阶段性成果;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罪认罚从宽背景下酌定不起诉制度再审视"(2018JBW002)阶段性成果
诉讼经济与人身危险性是决定刑罚从宽与否的重要依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根植于实体刑罚从宽制度,主要通过程序的进一步简化来达致诉讼经济,并以此作为从宽的依据。程序的分流与简化主要应归功于简易与速裁程序本身的作用,与认罪认罚并...
关键词:认罪认罚 诉讼经济 刑事速裁 从宽处理 
应对“首要威胁”的起点:网络犯罪管辖研究被引量:13
《求是学刊》2017年第5期104-111,共8页郭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参与刑讯人员民事侵权责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CFX030
互联网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却也使得网络犯罪愈发泛滥,已被发达国家看作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由于犯罪行为不受时空限制且具有虚拟性质、损失难以弥补等特点,传统刑事司法制度在应对该类犯罪行为时几乎处于"失灵"状态,这首...
关键词:网络犯罪 管辖 犯罪地标准 
司法过程的信息化应对——互联网时代法院建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0期25-32,共8页郭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参与刑讯人员民事侵权责任问题研究>(批准号:16CFX030)
随着信息化、数据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影响已经嵌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也深刻影响着一国司法体系的运作,以开放的心态尽早适应这种变革是应有之意。中国司法系统已经对此作出了初步尝试,取得了对内、对外多重意义的积极成果,并最终提...
关键词:互联网 信息化 司法 审判 
论取保候审“社会危险性”条件的司法认定被引量:8
《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9期63-71,共9页郭烁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参与刑讯人员民事侵权责任问题研究"(16CFX030)
取保候审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是中国刑事诉讼程序中,与无罪推定原则、人权保障理念关系最为密切的"制度设计"之一。现行《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适用条件中"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理解与认定问题,是正确把握取保候审制...
关键词:非羁押 取保候审 社会危险性 量化评估机制 
论作为“超羁押手段”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被引量:16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19-125,共7页郭烁 
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基金资助(2016JBWH002)
当前距2012年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已三年有余,基于多份实证调研材料数据发现,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依旧没能走出"或者不予适用,或者侵犯人权"的怪圈。监视居住,尤其是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或许已成为比逮捕更严厉的,现行制度下很难找到制...
关键词:指定居所 监视居住 人权保障 超羁押手段 
源与流:中国现行强制措施体系的形成与反思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2期109-114,共6页郭烁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基于统计分析的死刑证据适用研究"(14SFB30020)阶段性成果
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完善与否,是一国"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内涵只针对人身自由权利,对于物以及公民隐私权的相关强制性手段定位或模糊不清或付之阙如,这显然不利于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修改后的刑...
关键词:强制措施体系 羁押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人权保障 
论中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理想模式被引量:9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06-112,共7页郭烁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基于统计分析的死刑证据适用研究"(项目编号:14SFB30020)的阶段性成果
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于改造强制措施体系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对于颇受指摘的逮捕措施进行了相应完善。其中第79条将刑事诉讼法中"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原则规定进行了细化,明确规定了允许适用逮捕的若干情形。但实质上,该种...
关键词:强制措施体系 到案 羁押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徘徊中前行:新刑诉法背景下的高羁押率分析被引量:28
《法学家》2014年第4期83-98,178,共16页郭烁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研究>(编号13FXC047);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首都社区治理模式与社区矫正的交互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改后对刑事强制措施部分的条文做了大幅度修改,有降低审前羁押适用的意图。20年来,中国审前羁押率在波动中下行,但依旧在高位徘徊。人权保障意识的觉醒及相关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贯彻,使中国各地逐渐重视逮捕(羁押...
关键词:羁押 高羁押率 非羁押措施 取保候审 及时变更原则 
论死刑复核程序中的律师参与——以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240条第1款为中心被引量:3
《法学杂志》2014年第6期114-120,共7页郭烁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研究"(编号:13FXC047);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首都社区治理模式与社区矫正的交互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从历史沿革来看,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240条第1款仅仅是对既往司法解释的法律化,并不足以化解现实问题。要彻底解决律师有效介入死刑复核程序的问题,需进一步澄清死刑复核程序的目的和性质。死刑复核程序应以践行"慎用死刑"为目的,在...
关键词:死刑复核程序 律师 辩护权 行政审批说 审判程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