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汉语极限义构式——以“V+过+A的,可(但)+没+V+过+这么(那么)+A的”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志超[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出  处:《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7年第9期56-57,共2页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基  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YYC03)

摘  要:构式"V+过+A的,可(但)+没+V+过+这么(那么)+A的"由常量与变量组合而成;该构式表达"A的程度达到了极点",构式义的形成不能由常量与变量的组合推知;组成构式的两个小句经常对举出现,一般不单说,表达了言者强烈的主观评价功能。

关 键 词:极限义 构式 对举 主观评价 

分 类 号:H146[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