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焦虑及纾缓之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汉语与新诗之关系问题的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向天渊[1] 王琳[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  处:《文艺争鸣》2017年第9期12-17,共6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的诗性潜质与中国新诗的语言智慧研究"(项目编号:15BZW15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新诗文体形式;传播接受及史料整理研究"(项目编号:SWU1709105)

摘  要:21世纪初,有学者曾明确指出,"中国新诗到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传统"。十余年过去了,新诗已然年届百年,尽管其创作、阅读、评论、研究都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但若以"新诗是否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去做问卷调查的话,相信持否定看法的人会占大多数,普通读者的比例或许远超专业批评家与研究者。究其原因,我们首先会认为,新诗的诞生并非纯粹诗学事件,它的成长更是受到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的牵引与羁绊,不是文学自律的结果,其发育不良实属历史必然。不过,

关 键 词:语言焦虑 许远 中国新诗 格律体 发育不良 诗歌美学 现代汉诗 诗歌审美 诗美 莽汉主义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