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 处:《文艺争鸣》2017年第9期12-17,共6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的诗性潜质与中国新诗的语言智慧研究"(项目编号:15BZW15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新诗文体形式;传播接受及史料整理研究"(项目编号:SWU1709105)
摘 要:21世纪初,有学者曾明确指出,"中国新诗到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传统"。十余年过去了,新诗已然年届百年,尽管其创作、阅读、评论、研究都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但若以"新诗是否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去做问卷调查的话,相信持否定看法的人会占大多数,普通读者的比例或许远超专业批评家与研究者。究其原因,我们首先会认为,新诗的诞生并非纯粹诗学事件,它的成长更是受到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的牵引与羁绊,不是文学自律的结果,其发育不良实属历史必然。不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8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