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诗

作品数:517被引量:38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珂伍明春荣光启苏文健奚密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与动物们相拥”:后人文的诗学尝试——星芽诗论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192-199,共8页周水寿 
我们是制造垃圾的动物,也是啃食其他生命的动物——这些讳而不谈的“文明事迹”,使得人成了被争议的动物。此议题在“我思故我在”的现代哲思之后,愈显沉重。无限制膨胀的“我”是否早已出离自然,赢得了符号世界的绝对安慰?当现代汉诗...
关键词:现代汉诗 我思故我在 主题式 符号世界 哲思 诗论 古法炮制 动物 
南方的讽喻:论陈东东“巴洛克书写”的两个面向
《中国比较文学》2025年第1期238-253,共16页彭英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编号:20&ZD284)的阶段性成果。
陈东东在诗学随笔及诗作中多次使用“巴洛克”一词,或可用“巴洛克书写”指称其长达40余年的创作。以西学为参照,陈东东的“巴洛克书写”呈现出两个面向:其一,如库尔提乌斯等人所主张的,“巴洛克”乃是源远流长的“矫饰主义”的体现,而...
关键词:陈东东 巴洛克 库尔提乌斯 本雅明 现代汉诗 
主持人语:现代汉诗研究的时空问题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1,共1页陈培浩 
时空在任何叙事艺术中都是关键问题。对于诗歌这一抒情叙事文体来说,时空是诗人叙事、想象和抒情的界面与平台,也是投射诗人审美观、生活观、文化观乃至宇宙观的综合体。要言之,时空在诗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诗歌创作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时空 现代汉诗 审美创造 自然时空 叙事艺术 生活观 诗歌创作 时空问题 
中国新诗英译策略的演变——从《现代汉诗选》到《中国新诗百年选集》
《文教资料》2024年第12期7-11,共5页朱文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外国诗歌译本与中国当代先锋诗的发生研究”(24CZW099)。
本文对比探讨了《中国新诗百年选集》与《现代汉诗选》的英译译文。相较而言,《选集》通过多元化的译者群体和合作翻译模式,有效弥合了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文化与语言差异,显著提升了译文的整体质量与读者体验。本文细致分析了两部诗选中...
关键词:中国新诗 英译 《现代汉诗选》 《中国新诗百年选集》 
论百年来男诗人构建的巧怪语体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2期39-51,共13页王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诗现实功能及现代性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BZW071)。
现代汉诗是重视语体、诗体、想象和意象的现代汉语艺术,需要通过语体的现代性建设完成文体的现代性建设,完成培养国人现代意识和张扬现代精神的文体功能建设,完成从古代汉语的“诗家语”到现代汉语的“诗性语”的现代性转换。百年来,一...
关键词:现代汉诗 男诗人 巧怪语体 创新意识 自由精神 
新时代要重视新诗功能文体学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155-165,共11页王珂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诗现实功能及现代性建设研究”(项目号17BZW071)的阶段性成果。
启蒙功能、抒情功能和审美功能是百年新诗的三大主要功能,启蒙功能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今天,新诗创作界“个人化写作”流行,出现了“主题轻化”现象,新诗研究界的研究重心也发生巨大转向,形式文体学的诗体研究远...
关键词:新诗 新时代 现代汉诗 现代性建设 启蒙功能 
现代汉诗的日常语言传统及其实用性问题——从《尝试集》到《阳光失了玻璃窗》
《东吴学术》2023年第5期135-143,共9页丛子钰 
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也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依据进行的文学实验。从《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到“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初版大约正好是一百年,人工智能写作从某种层面上看可以说是实用主义语言学的后代,它...
关键词:日常语言 白话诗 口语诗 人工智能 语用 
主持人语:进入现代汉诗史的几种方式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1,共1页
诗歌史研究是现代汉诗研究最重要、最成熟、成果也最集中的领域。事实上,在诗歌史研究之外,诗学研究、学术史研究同样大有可为。不过,诗歌史研究虽有成熟的范式,但依然理应不断推陈出新。进入历史天然的困难在于历史都必须通过叙述来呈...
关键词:现代汉诗 诗歌史 政治无意识 文本化 学术史研究 诗学研究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叙事化 
驮着古典斜阳的翅膀
《阅读与成才》2023年第5期70-72,共3页西卡 
自白话诗诞生以来,有关古典诗和白话诗的争论就一直没有止息,即便在“白话诗”学术化地进阶为“现代汉诗”之后,其合法性仿佛也依然是一个需要时刻自证的话题。一方面让人感慨现代诗想构建自己的价值场域何其艰难,另一方面,也凸显出民...
关键词:文学启蒙 现代诗人 现代汉诗 白话诗 古典诗 学术会议 学术化 温儒敏 
富于韵律的形体 现代汉诗形式建设构想
《上海文化》2023年第9期44-53,共10页程一身 
一从汉译诗韵律的流失看现代汉诗写作新诗诞生之初,就和翻译建立了第一关系。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八首白话诗,新诗由此发端。而胡适却把他译的《关不住了》视为“‘新诗’成立的纪元”(《尝试集》再版自序)。就此而言,...
关键词:《尝试集》 现代汉诗 西方诗歌 白话诗 《新青年》 《关不住了》 胡适 建设构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