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自我意识和国家——重访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黑格尔转向”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嘉昕[1,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2]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  处:《现代哲学》2017年第4期9-16,共8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新阐释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6MLB006)

摘  要: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存在一个从康德-费希特形而上学转向黑格尔辩证法,并运用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论证自由原则的阶段。但仍存在分歧的是:自我意识究竟接近康德-费希特还是接近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如何与自由的自我意识相并存。回到1840年前后德国的思想语境以及青年马克思的探索历程中去,从历史法学派争论、基督教人格主义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演进出发,可以发现:以自由的实现为原则,建构将现实和理性结合起来的法和国家哲学,构成了马克思思想发展初期聚焦的问题意识。相应的,较之借助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实现的"唯物主义转向",由"物质利益难题"所引发的"市民社会解剖",以及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唯物史观"的制订,构成了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更为关键的理论转变。

关 键 词:青年黑格尔派 形而上学 辩证法 人本主义 唯物主义 

分 类 号:B27[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