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怡[1]
机构地区:[1]湘潭大学
出 处:《北方文学(中)》2017年第11期230-231,共2页
摘 要:言语行为理论是针对当时的逻辑实证主义主张的语言理论而提出的,理论提出者奥斯汀,反对由逻辑实证主义者所提出的观点"无真假值的句子无意义",并指出有很多句子无真假值但却有意义,如施为句,因为人们在以言行事。该理论后来通过舍尔(John.R.Searle)(美国语言哲学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标识语中言语行为理论也得到了一定运用,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标识语及其语用效果。同时也希望能给标识语的翻译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