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与萧红小说中的儿童视角与城乡情怀——《我城》与《呼兰河传》中的生存观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倪绮琪 陈南先[1] 

机构地区:[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出  处:《文化与传播》2015年第5期74-80,共7页Culture & Communication

摘  要:西西和萧红都是女性作家,都与香港关系密切。西西是祖籍广东中山的香港本土作家,萧红是"东北作家群"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她后来流浪至香港并且在那里写下了不少佳作。萧红英年早逝后埋葬在香港浅水湾。她们二位身在城市,心系乡村,她们的小说往往以乡村作题材,都擅长以儿童视角作为小说的切入点,这是她们的共同点。作为香港纯文学作家的西西注重"文本实验",她的儿童视角、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叙述技巧的运用及"香港意识"的书写为人称道。大陆作家萧红在小说中"童年"、"儿童视角"和乡村风俗画的成功书写,为她赢得了较大的声誉。尽管这两位与香港有着不解之缘的女作家,在小说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点,但香港与大陆、城市与乡村,两代人之间既同也异的生存观,放在今日仍值得追问与深思。本文分别以二者的代表作《我城》《呼兰河传》为例,通过比较分析,探讨她们小说在"家园情结""生存观""死亡观"方面的异同。

关 键 词:西西 萧红 城乡 生死观 儿童视角 

分 类 号:I24[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