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兴和[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17年第11期60-70,共11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古今中西之争与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研究"(批准号:16JJD750016);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C类项目(批准号:17PJC069)成果
摘 要:陈独秀的旧诗创作实践与其"文学革命论"看似矛盾,但其实未必存在真正的价值冲突。对读《文学革命论》和20世纪30年代陈独秀在狱中关于诗歌的谈话,可以发现陈独秀对旧诗的存废问题采取悬置的审慎态度,这就为旧诗留下暧昧的生存空间。"文学革命论"的实质不在于形式与语言的变革,而在于创作主体的精神新生。陈独秀本人创作的旧诗在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他者、自我与灵魂三个层面呈现出深刻的思想变革,在精神气质上指向现代,与他所反对的旧文学不可同日而语。这些创作在思想艺术上是一流情思的完美结合,也是古典诗歌现代嬗变的重要成果。因此,陈独秀的旧诗创作实践不仅与"文学革命论"并无龃龉,反而是其理论的最佳释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