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出 处:《江海学刊》2017年第6期69-74,共6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哲学践行与哲学教育的双向启示"(项目号:2017SJB1140)资助
摘 要:立足于日常生活的分析,克尔凯郭尔明确区分了精神性的自我和被非精神事物所牵涉的他者。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人活着"的实质就是精神性,这是一个不容置疑且普遍皆知的事实,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忘记。因为当追问"人为了什么而活着"的时候,我们恰恰忘记了人是活着的本性。克尔凯郭尔强调,这种追问正是导致人陷入绝望处境且无法摆脱之根源。因此,我们事实上要追问的并不是"人为什么活着",而是在"活着"的前提下追问"人是怎样活着",这样就既不会丧失"活着"的本性,也可以为"活着的人"指明"生存"的方式,使人在绝望的处境中得以醒悟,从而达到摆脱绝望困境以及抚慰心灵的生存目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2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