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的发病机制及基因治疗前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贺庆豹 孟令全[1] 杨飞亚[1] 邢念增[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100020

出  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7年第11期876-87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基  金: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登封”人才培养计划(DFL20150301)

摘  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disease,ADPKD)是一种较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以双肾进行性多发性囊肿形成为特点,破坏肾脏结构,引起肾功能改变并最终导致肾衰竭。ADPKD除累及肾脏外,还可引起肝囊肿、脾囊肿、心瓣膜病、结肠憩室、腹壁疝、二尖瓣脱垂和颅内动脉瘤等肾外疾病”。

关 键 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多囊肾 发病机制 治疗前 肾脏结构 肾功能改变 ADPKD 

分 类 号:R692[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