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学存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93-96,共4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002)
摘 要:在学界开始反思文学审美论的当下,发掘文学审美论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起步时的几个代表性的起点,分析这些起点对整个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的影响,对洞察、反思文学审美论具有特殊意义。这几个起点是《为文艺正名》一文的发表,"文学表现"观的提出,"美学批评"、形式本体论、"新的美学原则"等文学观念的出现,它们呈现出逐渐深化、细化的层次。到1980年,针对文学工具论的、侧重于文学自身特性的多个文学观念都出现了,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正式发生了。此后,文学审美论从这几个起点向着多条路径走向纵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5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