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志宏[1]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 处:《哲学研究》2017年第12期107-114,共8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代人权思想研究"(编号13CZX03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基研究"(编号14AZD005)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编号2013ZDX001)
摘 要:权利或人权问题是近现代以来东西方学界关注的思想热点之一,其研究领域不仅局限于政治学、法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甚至还扩展至自然科学领域。然而,不论是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的天赋人权观,还是当代的社会关系的人权维度,都不足以为权利的论证确立普遍的理论根基,也不能自洽地解释人权理论的复杂历史演变、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变化。本文认为,完整的人权概念必须依靠社会本质与社会关系两个维度共同来界定。前者确立人的应然人权,后者确立人的实然人权。应然人权向实然人权的转化表现为权利的申张,实然人权对应然人权的限制表现为权利的经界。权利的申张与经界不仅是理解人权的线索,也为解读儒家人权观提供了新的进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