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兰章宣[1]
出 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35期19-21,共3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基 金:浙江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政实践课‘四进三同’体验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编号:Jg20160162)的研究成果
摘 要:价值澄清理论认为,解除教育者的强制性有助于防止师生德育互动的启动性挫败,学生很容易发现教师是意图对自己做出道德评价,还是尝试将问题放在协商对话的平等关系之中,许多道德行为的搁置、颠倒甚至是恶行都来自于生活无意识,因此,"价值澄清"就在于对一切无意识的、混乱的、变化的事物及事物的本来面貌逐一澄清,在不断梳理事实和价值的过程中学生得以了解真相、认清现实。传统学校德育的师生互动旨在构建充满集体团结和仪式感的人格尊重符号,具有鲜明的人身依附关系,需要运用"价值澄清"来促使学生长期失落的"主体人"归位,以交流性评价消解学生的惯性沉默,创造一种鼓励道德能动性的师生互动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190.205